逍遥游

缘起

我少年时崇尚科学,不肖那些没有根据,玄之又玄的东西. 读书工作都是理工类, 后来偶然看到南怀瑾老师的书,为我打开一扇大门, 发现中华文化之美. 曾经想学道学庄子学佛. 中医是中华文化一部分,自然也想了解一点. 然后因为一些中医养生节目,更加激起自己兴趣, 所以2012年就自学起伤寒论. 不过各种原因, 最后放弃.

2年前,自己出现一次严重发烧胸痛,病拖了很久,一直没好,看了几个中医,有些情况好一些,有些却更糟糕. 于是索性就重新翻看以前的中医资料,找到倪老师,进而找到施老师. 于是就报名学.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课程开始都是网课,只听见老师声音, 但是从诊断学的头一两节课起,就觉得与我之前看那些中医视频完全不同感受. 第一次听见有人是这么解释阴阳的, 而且,老师是理工科出身, 对于我们也是学理工的人来说,真的是太对胃口了. 以前最烦那些五行生克, 觉得这些东西都是有需要的时候就挑相生的这个路径来解释 ,有时候呢,就挑相克路径来解释,都没有一个通用规则. 也许这样也有明医,但是这样对人要求太高了,要非常聪明,悟性极高之人才能学好,否则,可能就是庸医. 但是中医要传承下去, 要医病救人,总不能要求每个都是聪明绝顶的人吧? 老师的中医课程打破这些, 很少讲那些玄之又玄东西, 全都是可以看到,可以问到,可以摸到的实际表现,这让普通人,只要用功都可以学.可操作性非常强.

老师经常开玩笑,说睡不着的时候拿录音档来听,当催眠.但是我没有这种感觉,课程内容密度很大,大脑都是要开足功率来听,怎么可以当催眠? 有时候老师一股劲就在哪里说,我都没反应过来,就说完了, 经常在这种时候,老师会说:”讲得太快啊,再说一次”. 内容密度很大,经常要听一下,暂停一下然后记下来.

学药证的时候,要尝药,每一个药品都要试,体会其中的气,味. 这必然都是老师当时学习时候切身体会,觉得这样学才比较好.确实也是, 尝过药后,的确比较容易记住药的特性, 要记住一个药,如果单单文字性的东西是很难记住的,有了气味,看见实物, 五官调动起来,比较容易记住这个药,也容易联想起来.

经过诊断学,药证学,再看汤证学, 发现了一个看伤寒论汤方的全新的理解视角,以前自学的时候,看<刘渡舟伤寒论讲稿>,看刘老医师,胡希恕解释汤方,也许资质有限,总不能理解. 现在经过老师前面课程,再看汤证学,顿时有一感觉: 原来汤方是这样的. 结合起诊断学,药证学,理解汤方就顺理成章, 也容易记下来,也容易理解其中的加减变化原则. 对比起之前自学时候状态,真有豁然一亮之感.

想想伤寒论中的条文,不都是这种辨证论治的思路吗?不都是这些出现什么症状,给什么方,出现什么症状,加某个药或者去某个药, 老师的课程把这些都具体化,细化,系统化, 让初学者迅速入门. 历史上那么多人注解伤寒论,大多都是逐句解释, 哪有这么系统化,细化 . 将来这套东西也必然在伤寒论传承史上留下印记.

感恩

国庆期间线下课, 第一次见到老师. 不知道为何, 比起讲药讲诊断, 更喜欢听老师在那里乱扯,讲故事,讲东讲西,讲修行.而且听老师讲这些时候,老是唤起我以前读南怀瑾老师书时候的一些感受. 几次想跑上去问问老师入定后是什么体会,怎么看虚云大和尚那些神奇的遭遇.

老师说把自己会都毫无保留教给我们,这点我完全相信. 就看有时候我们问问题水平能去到哪里,问题水平高,越能激发老师讲的更细更深. 最近群里面得一些练习, 让我们有难得实践机会,只有拿出来用才能真学会,就像学一门编程语言,一边用一边学 ,这样是最快学会方法. 纸上谈兵是永远学不会得. 同学不断问,老师不断回答,真的由衷感谢老师不厌其烦的耐心回答.

老师老说素食,少吃鱼肉奶蛋.听得我耳朵都起茧,听了一两次,我就改过来素食,这不很简单吗?老师怎么老说这个,对我来说青菜豆腐都可以吃得有滋有味, 原来很多人难做到,跟诊的时候一位病人诉苦,说天天素食,没有吃过一口好的. 我心里想:完蛋,病肯定好不了. 身心不一,这相佐的情绪不好, 就算病给治好,过不了多久就再犯.这就是老师口中的业力. 素食这个问题,就算自己的亲人也不会一定听你的劝谏. 对于自己病,气滞痰阻的体质,如果没有跟老师学中医,没有老师叮咛,继续原来习惯,再过几年,不知会变得怎样不可收拾.

真的很感谢老师,感谢两位这么好助教,感恩这么一班志趣相投同学, 报名跟老师学中医, 是我近年最正确的决定,没有之一. 比起适当时候买房,比起赚钱升职加薪,更让我欣喜,也许…也许是孤独的小船黑夜中看见灯塔之故.

 上一页

linux